黃梅天,別忘了給身體91看片网站视频
目前南方已經進入黃梅天,空氣中彌漫著濕噠噠的氣息。空氣潮濕,加之氣溫升高,天氣悶熱,各種物品很容易發黴。
身體也要祛濕防“黴”
不僅物品和食物易發黴,人體也會因濕氣重而出現一係列症狀,如頭重身困,四肢酸楚,關節酸痛、沉重、小便混濁、大便溏泄。身體總感覺不利索,萎靡不振。
天氣悶熱,空氣中濕度較重,人體較容易感受濕邪。而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超出了脾胃的適應能力,就會產生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脹滿的表現。因此此時宜健脾祛濕,祛濕有助於運脾,運脾也有助於祛濕。飲食宜清淡,少油膩,少生冷。脾虛人群可適當服用健脾化濕的中藥,如薏仁、白術、蓮子、茯苓、藿香等,既健脾胃,又祛暑濕。
身邊的健脾祛濕藥
薏苡仁煮粥,古今皆有應用,民眾多愛服食,曆代醫籍中也多有記載,唐《食醫心鑒》、明《本草綱目》等均有收錄。本粥可健脾胃,利水濕,尤其適合於脾虛泄瀉、小便不利、水腫等症。
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鹽、適量。先將薏苡仁洗淨搗碎,備用。粳米淘洗後,與薏仁同入鍋內,加適量水,共煮成粥,粥熟後,調入鹽即可食用。
薏苡仁有利水滲濕、健脾消腫之功。應用薏苡仁煮粥,實為中醫傳統。唐代昝殷《食醫心鑒》介紹:“薏苡仁粥治久風濕痹,補正氣,利腸胃,消水腫,除胸中邪氣,治筋脈拘攣。”明代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亦雲:“薏苡仁粥91看片网站视频熱,利腸胃”。即使身無疾患之人,常吃些薏苡仁粥,也可以養生,十分有益。
將軍巧用薏仁治瘴氣
關於薏仁去水濕利脾的功效,《後漢書?馬援列傳》曾記載這樣一則故事。東漢時,南方多瘴氣(多指濕熱蒸鬱導致的疾病),伏波將軍馬援,奉漢光武帝劉秀之命,遠征交趾(今兩廣一部分和越南中北部),平定南疆叛亂。由於將士水土不服,眾多染上腳氣,手足無力,疼痛,下肢水腫,馬援采用薏苡仁煎水服食而愈。戰勝後,馬援載一車薏苡仁引種,但被人誣告,說他搜刮“明珠文犀”,馬援當眾將薏仁倒入桂林漓江之中,謠言不攻自破。後人為紀念清廉奉公的將軍,將此山稱為伏波,山中洞稱為還珠洞,這就是現在漓江邊上的“伏波勝景”
還可以用薏米燉冬瓜,冬瓜亦具有利水濕作用,合而用之,可利濕、消腫、減肥,對於有浮腫症狀和多濕體胖的人,尤其適用。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