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烘幹設備
說到蠶繭烘幹,相信很多養繭人都知道,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蠶繭貯存期間活蛹化境,蠶體遺留的寄生蠅卵出蛆和蛹體腐爛而損壞繭層,同時還使繭層經過熱處理後適當改變外層絲膠的易溶性質,増強煮繭抵抗能力,保護繭的解舒,有利於繅絲和貯藏。
為了獲得烘幹質量較高的蠶繭,很多廠家也確實嚐試了不少方法,但始終都在傳統方法裏打圈圈直幹法和再幹法。但無論是哪種都存在致命的弱點直幹法將鮮繭一次烘成適幹繭,盡管簡化了操作流程,減少了繭質損傷的機會,但卻容易造成鮮繭積壓。再幹法先將鮮繭烘到烘焙率約為60%的半幹繭為止,再用較低溫度烘到適幹,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幹燥均勻程度和幹燥設備的利用率,也是當前很多繅絲廠常用的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溫濕度把控不到位,蛹體濕度較高,不利於後期的繅絲。
事實上,蠶繭主要由繭層和蛹體組成。一般鮮繭中繭層重量隻占18%-24%。鮮繭中含有大量水分,通常100公斤鮮繭烘到適幹繭時約要除去水分60公斤左右。正常情況下鮮繭繭層含水率約在13%-15%左右,蛹體含水率約在73%-77%左右。所以,蠶繭烘幹主要是除去蛹體中的水分,而繭層僅失去少量水分。而傳統的方法基本上做不到這麽精細。
柞蠶繭繭形大,蛹體重,鮮繭繭層率一般在10%左右。中國東北地區的二化性柞蠶,春繭僅作為秋繭種繭用,而秋繭除一小部分作春繭種繭用外,絕大部分用於繅絲。每年9月下旬秋繭收後,工廠都用鮮繭繅絲,直到次年4月。對於4月上旬以後的繅絲用繭,僅為防止出蛾才進行殺蛹和幹燥。中國南方地區,由於氣溫高,容易出蛾,不宜用鮮繭繅絲,所以和桑蠶繭一樣,需幹燥後貯藏,供繅絲用。
柞蠶繭的幹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殺蛹後在露天繭籠保管過程中進行晾曬風幹,稱自然幹燥。另一種是用幹燥機烘幹,幹燥方法與桑蠶繭基本相同。由於柞蠶蛹體大,平均粒重在7克以上,且不勻率大,為使幹燥均勻,常用兩次幹法或三次幹法。半幹繭堆放時間比桑蠶繭長。
烘幹房濕氣重如何排濕?以往,通常是將幹燥室、烘幹房內濕熱空氣通過風機強行往外排;這樣的做法把室內的熱量也隨之排出室外。為此,具有超強91看片网站视频能力的91看片网站视频機,無疑成為了越來越多烘幹房去91看片网站视频氣A為簡捷有效的方法;不過,一般的烘幹房內溫度都要加到40℃,甚至是50℃以上;而常規冷凍式91看片网站视频機的工作環境溫度為5-38℃,超過38℃91看片网站视频機將實施自動保護而停機,無法進行91看片网站视频工作。
為了生產高品質的超細纖度生絲,對超細纖度家蠶原料繭的烘幹、煮繭、繅絲工藝進行優化。蠶繭烘幹的主要工藝條件是溫度、濕度、風速、鋪繭量和幹燥時間等五項,其中溫度、濕度、風速對蠶繭烘幹速度和幹繭品質影響較大。
蠶繭烘幹過程主要分為預熱、等速幹燥和減速幹燥等三個階段:
①預熱階段:對鮮繭加熱,熱能通過繭層透入繭腔內殺死蛹體,使蛹體水分進入蒸發期。這個階段,溫度要逐步上升,而急升。
②等速幹燥階段蛹體水分蒸發量最多、蒸發速度*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內,蛹體水分的擴散速度與繭層表麵蒸發速度處於平衡狀態,繭層溫度低於幹燥室內的空氣溫度,蛹體溫度又低於繭層溫度,一直持續到蛹體水分擴散速度逐漸落後於繭層表麵蒸發速度時為止。
③減速幹燥階段繭中水分逐漸減少,蒸發速度相應變慢的時期。這個時期內,繭的溫度逐漸升高到接近熱空氣的溫度。當蛹體內部開始蒸發時,減速幹燥即由*階段轉入第二階段,直到幹燥結束為止。
蠶繭烘幹溫度一般控製在55℃,空氣流速由快到慢逐漸調整。經烘幹的蠶繭冷卻後,即包裝入庫貯藏。繭庫應建在高燥處,並具備防潮、密閉和換氣等條件,以防止黴變和蟲、鼠為害。為害幹繭的黴菌主要有曲黴屬、青黴屬和白黴屬3類,多濕環境極易蔓延,導致蠶繭黴壞。為此,庫內相對濕度應控製在60%~70%RH範圍內。繭庫主要害蟲有大穀盜、雙皮蠹和棉紅鈴蟲等,入庫前需用藥劑殺除。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