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頂式過濾箱以及新風係統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新風領域,尤其是過濾箱。
背景技術:
新風係統將室外的新鮮空氣過濾潔淨處理後送入室內,在保證室內空氣流通的同時還確保了良好的空氣質量。現有的新風機有單向流新風機和雙向流新風機,兩者的區別在雙向流新風機在室外新風通道的基礎上還加設有室內回風通道,這兩種現有新風機內除了送風通道外,還都設有過濾模塊以便將室外空氣過濾潔淨之後再送入室內,因此整機結構較龐大。在安裝新風機的時存在兩種安裝方式,分別為全隱藏的吊頂式和底部外露於室內的吸頂式,吸頂式的安裝方式便於對新風機內的過濾模塊進行更換維護,然而由於新風機結構龐大,導致室內外露的部分過多,安裝施工難度大,並且過多的新風機外露部分也影響室內美觀。因此現有的新風機,尤其是其過濾模塊結構部分存在改進的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吸頂式的過濾箱以及具有這種過濾箱的新風係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看片网站入口是:吸頂式過濾箱,其特征在於:過濾箱包括箱體,箱體上形成有相互對應的進風口與出風口,而箱體中形成有供空氣從進風口流通至出風口的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內設有用於安裝空氣過濾模塊的插槽,空氣過濾模塊可拆卸的安裝於插槽中;所述箱體的底板上設有可開合的門板以實現對所述容納腔的開合,且所述箱體上設有用於與房間頂板固定連接的安裝結構。
如前所述的吸頂式過濾箱,所述門板的一側與箱體轉動連接,門板的另一側通過門扣件與箱體可開解連接。
如前所述的吸頂式過濾箱,門板包括兩塊相互匹配的左門板、右門板,左門板、右門板的外側與箱體轉動連接,左門板、右門板的內側通過門扣件可開解連接。
如前所述的吸頂式過濾箱,所述門板嵌套安裝於箱體底部。
如前所述的吸頂式過濾箱,所述箱體的底端外側設有邊框,所述邊框的框邊相對於所述箱體的側壁往外側延伸凸出。
如前所述的吸頂式過濾箱,所述的邊框由4條框邊拚裝而成,其呈方形。
如前所述的吸頂式過濾箱,所述安裝結構為設置在邊框上的通孔。
如前所述的吸頂式過濾箱,所述箱體的底板上設有燈光組件,所述燈光組件包括與室內電源連接的控製電路、光源。
如前所述的吸頂式過濾箱,所述箱體上的進風口為兩個,兩個進風口由閥板切換開通。
一種新風係統,係統包括如前任一項所述的吸頂式過濾箱以及吊頂式新風機,所述吊頂式新風機內設有新風通道,所述過濾箱的進風口與新風通道的出風口連通或過濾箱的出風口與新風通道的進風口連通。
如前所述的新風係統,所述吊頂式新風機內還設有室內回風通道。
實施本發明的技術看片网站入口,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吸頂式過濾箱有效減小了新風係統安裝過程中在吊頂上的施工難度,同時確保了過濾模塊更換維護的便捷性。
附圖說明
下麵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過濾箱實施例一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過濾箱實施例二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過濾箱的安裝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過濾箱具有兩個進風口的示意圖;
圖5為圖4所示過濾箱的內部示意圖;
圖中標識說明如下:
1、箱體;2、進風口;20、閥板;3、出風口;4、邊框;5、門板;6、門扣件;7、空氣過濾模塊;8、頂板;9、吊頂;10、吊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的吸頂式過濾箱,過濾箱包括箱體1,箱體1上形成有相互對應的進風口2與出風口3,而箱體1中形成有供空氣從進風口2流通至出風口3的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內設有用於安裝空氣過濾模塊7的插槽,空氣過濾模塊7可拆卸的安裝於插槽中;所述箱體1的底板上設有可開合的門板5以實現對所述容納腔的開合,且所述箱體1上設有用於與房間頂板8(建築本身結構)固定連接的安裝結構。
門板的設置有多種方式,門板麵積大小可以構成整個底板或者是部分底板均可,隻要其打開後具有足夠的空間進行空氣過濾模塊的更滑維護即可。門板的具體安裝方式優選采用以下幾種:門板的一側與箱體轉動連接,門板的另一側通過門扣件與箱體可開解連接;門板包括兩塊相互匹配的左門板、右門板,左門板、右門板的外側與箱體轉動連接,左門板、右門板的內側通過門扣件可開解連接;門板嵌套安裝於箱體底部。以上三種為簡單易實現的結構以及操作方式,本案並不限於以上三種方式來安裝門板。
圖1所示的實施例一中,門板5通過門扣件6與箱體1連接,兩者通過門扣件6實現開合,門扣件6是生活中常用的可拆解連接結構,如一般的卡扣結構、彈性卡扣、暗扣甚至是插銷等等,常用於生活中的箱式結構上,本文件不做贅述。優選的,門板5的一端通過轉軸與箱體1本體轉動連接,門板5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門扣件6與箱體1本體連接。對空氣過濾模塊7進行維護的過程中,解開門扣件6使得門板5自由轉動打開,並且由於轉軸的存在門板5並不會自行掉落,這樣可以有效的解放維修工的雙手,便於其進行維護操作,尤其是在梯子上進行操作時,此類結構的必要性非常明顯。
以往的新風機,由於空氣過濾模塊7、送風通道、風機(動力部件)都存在於同一殼體內,如果采用吸頂式安裝就必須將整個機器的底部外露,外露麵積非常大,施工難度強並且對室內吊頂9的布局、美觀都很大的負麵影響,尤其是對於空間狹小的衛生間、廚房等,這種外露比例顯得更加不恰當。
吸頂式過濾箱將新風機中的空氣過濾模塊7提取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箱體1結構,安裝時隻需要將過濾箱的底部外露於吊頂9(後期裝修形成),而新風機的其他部分可以采用吊頂式(整體安裝於頂板8和吊頂9之間,不外露)安裝,在保證新風係統中空氣過濾潔淨功能的同時還有效降低安裝的工程難度,減小新風機在室內吊頂9上外露的麵積,使得空間布局更加合理、美觀。
所述箱體1的底端外側設有邊框4,所述邊框4的框邊相對於所述箱體1的側壁往外側延伸凸出。從圖3中可看出,安裝時過濾箱的邊框4外露於吊頂9,邊框4的存在不僅有利於過濾箱與吊頂9更好的貼合定位,而且也適當的遮擋了箱體1與吊頂9之間的縫隙,避免灰塵的掉落,也顧及到吊頂9外觀的整齊協調。
吸頂式過濾箱安裝的結構通常采用吊杆10,吊杆10豎直固定在頂板8上,對應的吸頂式過濾箱上設置通孔,吊杆10從通孔處穿設而過,再用螺母等緊固件固定即可,避免從通孔處滑落。吊杆10是新風係統安裝常用的工具,吊頂式安裝是采用吊杆10將新風機安裝在頂板8和吊頂之間,在吊頂的某個部位開設維修口,需要維護時從維修口爬入再進行;吸頂式安裝是將新風機的底部外露在吊頂,通常在室內采用梯子即可隨時維護。
一些實施例中,底板上設有燈光組件,至於具體位置可以是底板的門板上,或者是設置底板的非門板部分均可,燈光組件包括與室內電源連接的控製電路、光源,光源優選采用LED。如何通過控製電路給光源提供電力支撐,並且對光源做出開關的操作等均屬於現有技術就可以實現的部分。將吸頂式過濾箱的外露於吊頂的部分安裝上光源,兩實用功能集成於一體,對房間內的必要功能結構進行合理布局,簡化施工,有效節約成本。優選的,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二,是將門板5嵌套安裝於箱體1底部,帶有LED燈組件的門板5更適合采用嵌套安裝的方式,有效的保留了門板5外表麵即發光麵的整潔,為了使得門板5嵌套更加穩定,可以在其四周的側邊部分以及箱體1對應的部位設置相互匹配的卡扣結構。
如圖4-5所示,箱體上的進風口為兩個,兩個進風口由閥板20切換開通。兩個進風口可以用於連接回風管道進行內循環,或連接室外的另一方向的進風口,實現雙向取風。利用閥板20將兩個進風口進行切換導通在流體輸送領域有較多常見解決看片网站入口,本文不贅述。
吸頂式過濾箱與吊頂式新風機配合使用,前者外露安裝,後者隱藏安裝,外露麵積小又便於維護,而無需像以往:包括過濾模塊以及送風通道的吸頂式新風機外露麵積大,施工難度強;而包括過濾模塊以及送風通道的吊頂式新風機整體隱藏,維護非常難。
以往的雙向流新風機包括新風通道、室內回風通道、熱交換、風機以及過濾模塊,由於體積相較於一般的新風機更加龐大,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吸頂式安裝的方式。采用獨立的吸頂式過濾箱之後,即使是新風係統中采用了雙向流新風機,也無需在施工難度和後期維護之間進行抉擇了。將過濾箱的進風口與新風通道的出風口連通或過濾箱的出風口與新風通道的進風口連通即可,這樣新風機內無需再安裝過濾模塊,其整體也無外露安裝的必要。當然吸頂式過濾箱不僅是可以與雙向流新風機配合安裝,與現有的其他吊頂式新風機都可以配合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製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組合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之內。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