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幹燥易碎裂吸濕怎麽辦?茯苓烘幹機助力企業規模化生產!_重複
茯苓幹燥易碎裂吸濕怎麽辦?茯苓烘幹機助力企業規模化生產!
茯苓為多孔菌科植物的幹燥菌核,又稱玉靈,茯靈,常寄生在鬆樹根上,形狀如甘薯,外皮棕褐色,內部白色或粉色,通常於7-9月采挖,經處理幹燥後切成薄片或丁狀,稱為白茯苓或雲苓,具有健脾利水、消飲定悸、寧心安神的功效。在中醫藥領域廣泛運用到茯苓這一味中藥材,如參苓白術散,五苓散,茯苓四逆湯等等。
近些年,茯苓還被開發用在化妝品行業,製作成各種麵膜,有很好的美容肌膚的效果;另外藥食同源,在日常生活中,茯苓也是一味煲湯煲粥必備的祛濕健脾的食方,然而茯苓的品質和藥效卻參差不齊,作坊式的茯苓加工曬幹燃煤幹燥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及企業的需求,茯苓幹燥業呼喚著更環保、更節能、更安全、更智能省心快速幹燥的設備,提升茯苓的品質,擴大企業規模!
茯苓的處理步驟:
茯苓表麵坑窪不光滑,多附著泥沙,就像一個個泥球,很難把它和烘幹成品後雪白的茯苓丁聯係起來,采挖後首先要做的就是除去其表麵的泥沙,進行手工去皮處理。
由於茯苓表麵不平整,所以不好削皮的褐色部分需要用刀一點點挑掉。並且為保證品質,還需進行二次去皮。這時茯苓表麵呈現出雪白色,但去皮後的茯苓表麵會有部分地方自然氧化,顏色變暗,所以某些茯苓丁表麵難免會有發暗的地方,這是茯苓本身的特性。
將茯苓進行切塊,然後再切成丁粒,可人工切,機器設備切,但要確保丁粒大小均勻,厚度均勻,呈正方體,即方便後續的烘幹工序,也方便食用。
傳統的茯苓烘幹,以太陽曬幹為主,嚴重依賴天氣因素,要求場地大,不僅不衛生,烘幹不徹底,極易吸濕反潮,時間也比較長,耗費大量人工,還容易出現幹燥時開裂的現象,生產品質得不到提高,產能和產量也上不去。
使用茯苓烘幹機怎麽烘幹呢?首先將茯苓均勻的鋪放在不鏽鋼車架的托盤內,保留好托盤間的間距10-15CM,利於茯苓烘幹房的熱風360°c無死角均勻通過。針對茯苓丁烘幹過程中易開裂的問題,最主要是掌握好茯苓烘幹的溫度、濕度,茯苓宜低溫烘幹,溫度範圍35-45°c,期間根據茯苓的特性,注意烘幹機熱風冷風的使用,以利茯苓丁粒的表麵均勻散熱脫水。烘幹前的茯苓約為不到1cm大小的小顆粒,經過茯苓烘幹機烘幹後,更加瘦小了一些,顏色由雪白變成米白乳白,幹燥透徹,肉質緊實。茯苓烘幹後,還要再一次進行挑選,確保品質。及時包裝存儲,防止吸濕反潮。
: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