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絕對戰勝不了日本嗎?
日前,日經BP社發表一篇署名文章《製造業中,中國A戰勝不了日本之處》,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企業最大的弱點就是產品質量不穩定”,並且認為,“中國製造的品質有一種是絕對趕不上日本的,這就是‘特殊工序的品質’。”
這裏所說的“特殊工序的品質”,是指“隻要不壞,就無法判定質量好壞”的工藝,準確地說,就是中國缺乏可以保證品質的熟練工人。
聽起來,似乎是不可思議,在高科技領域,日本引為自豪的,不是他們的尖端技術,也不是世界領先的科研人才,而是擁有豐富知識與經驗的熟練工人。專欄作家近岡裕將這些熟練工人視為日本的“寶藏”,並且認定,這是中國製造業“絕對戰勝不了日本之處”。
其實,早在幾年前,國內媒體就開始大聲疾呼,中國的高級技工已經成為緊缺資源,不過,隻是沒有日本人看得這樣深刻,也沒有提升到人家這樣的認識高度。現在,日本人指出了中國製造業的致命軟肋,難道這真的就成了“絕對戰勝不了日本之處”嗎?
依筆者之見,熟練工人匱乏,固然是一個嚴重問題,但並非“絕對戰勝不了日本之處”。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中國企業的飛速進步也是舉世公認的,就連日本一家大型企業的員工也承認:“前不久還根本不是在线看片网址對手的中國廠商,不知不覺之間對方就已經發展到了能夠與本公司低價產品進行競爭的水平。”正如近岡裕所言,“整體而言,中國的產品製造能力已經相當高”。
深入考察,不難發現,在整個IT行業的各個產業鏈中,從PC到DC,從手機到電視,中國企業都已經成為日本企業的競爭對手。而且,在中國市場上,一些老牌日本企業正在節節敗退,比如,繼鬆下、三菱、東芝退出中國手機市場之後,NEC也揮手拜拜了,日本手機幾乎是全軍潰逃;又比如,曾經不可一世的東芝筆記本,在中國市場早就被擠出前十名的行列,富士通筆記本也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參與中國市場上價格戰;再比如,在中低端市場上,日本的數字電視難敵中國產品的全麵圍剿,高處不勝寒。如果說日本企業是不可戰勝的,那麽,不知上述現象當作何解釋?
事實仍在證明,在中國市場上,日本企業的最大障礙不是中國企業,而且自身的問題,索尼就是一個典型。今年以來,很多不順心的事纏上索尼,剪不斷,理還亂,DC一大批產品出故障了,PS3技術障礙擋住上市去路了,960萬筆記本電池都要召回了。並非索尼的工藝有問題,而是索尼為了自身利益削減成本,省卻了電池的過充電保護環節,導致電池起火爆炸。自己種下的苦果自己咽,活該!
嚴格地說,中國企業也有日本企業絕對不可戰勝之處,那就是成本。中國的零部件和材料與日本的產品相比,價格至少便宜3成,便宜5成的極為普遍,最便宜的不足日本價格的1成。近年來,受成本壓迫而難以自拔的日本企業,紛紛從中國企業采購。《日經產品製造》正在連載的“中國的低價零部件選購指南”,已經成為深受日本廠商歡迎的重點欄目之一。
應當相信,隨著競爭的加劇,中國企業將越來越重視質量管理的各個環節,以熟練工人為基礎的高級技術隊伍也將形成足夠的規模,並以此來保證“特殊工序的品質”。
應當感謝近岡裕的提醒,“中國的製造業無論發展的有多快,今後至少需要10年時間去培育熟練工人。”從現在起,中國企業應當下苦功夫培養自己的熟練工人,培養出更多的高級技工,10年以後,再與日本企業一決勝負。在线看片网址一定要有信心,遲早有一天要讓日本企業界承認,在中國企業手下,日本對手並非“絕對不可戰勝”。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