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管散熱器的製造工藝和工程應用問題
提要熱管是一種高效導熱元件。近年來研製鋼製熱管散熱器成為我國散熱器開發的一個熱點。通過分析其製造工藝和工程應用上的問題,指出目前研製的以鋼製柱或板型為外殼的熱管散熱器在工程上是不可靠的。
關鍵詞重力熱管工質相容性啟動溫度熱管散熱器
AbstractThesteelradiatorincorporatingaheatpipehasbecomeofgeneralinterestinrecentyearsinChina.Throughanalysisofitintechnologicalrequirementsandpracticalinstances,concludesthattheheatpiperadiatorbasedontheexistingsteelcolumnandpaneltyperadiatorshashardlyandadvantageoverconventionalonesduetothedifficultiesinpreventingthelossofvacuum,ensuringthecompatibilitybetweentheworkingmediumandsteel,etc.
Keywordsgravityheatpipe,workingmedium,compatibility,startingtemperature,heatpiperadiator
1標準熱管和重力熱管
熱管是依靠其內部工質在一個高真空的封閉殼體內循環相變傳遞熱量的裝置。按傳熱工質回流方式,熱管可分為標準熱管和重力熱管(兩相閉式熱虹吸管)。標準熱管內部具有毛細吸液芯,工質依靠吸液芯回流,使熱管可以向任何方向傳遞熱
量,這種熱管首先在空間技術領域使用。重力熱管內部沒有毛細吸液芯,工質靠重力回流,因此,結構簡單,成本也較低,可以用於工業廢熱的回收。我國70年代以來,已有數千台重力熱管式換熱器投入運行。目前,已經製訂國家標準的有《鋁無管芯重力熱管》(GB9082.2-87),其它熱管有的也製訂了省級標準。
2重力熱管的特點和製造要求
2.1簡單原理
如圖1所示,熱管由管殼1、工質2構成,管殼是一個內部需要保持真空的密封容器。由於熱管初始真空度很高,管殼內部的工質處於氣液兩相共存的飽和狀態,且無不可凝氣體。工作時處於熱管下部的加熱段3內的工質吸熱汽化,產出蒸氣,此段又稱為汽化段,蒸氣分子流向上部,在放熱段4的冷壁麵上凝結,釋放汽化潛熱,此段又稱為凝結段。隨後,凝結的工質靠得力回流而下,重新吸熱汽化,循環不已。
2.2技術特征
(1)具有很強的導熱能力。重力熱管利用工質相變,其導熱能力比金屬大百倍以上。
(2)優良的均溫性。熱管工作時,工質由吸熱段流至放熱段,壓降甚微,使熱管放熱段蒸氣空間內,具有很好的溫度均一性。
(3)傳熱方向不可逆性。因借助重力使工質回流,決定了重力熱管必須是加熱段在下,而放熱段在上。
(4)具有一定的工作溫度範圍。每一種工質都有自己的工作溫度範圍,熱管在工作溫度內,在真空狀態下,從低溫啟動工作,隨著工作溫度的提高,殼內壓力上升。以水為例,其凝固點為0℃,臨界點為374.15℃,但當水溫低於50℃時,蒸汽密度太小,傳熱量很低,使熱管性能變差;而當溫度達到300℃時,相應的飽和壓力已達到8.59Mpa,接受碳鋼殼體的強度上限。因此,水的實用溫度範圍規定為50~300℃。在這個範圍內工作時,殼內相應的壓力則從初始壓力0.0123Mpa升至8.59Mpa。通常,增加加熱段熱量,使熱管進入等溫工況的溫度稱為熱管的啟動溫度。對於初始真空條件為0.0123Mpa,水為工質的熱管,其啟動溫度為50℃。
按工作溫度範圍,熱管有低溫(-40~60℃)、常溫(0~300℃)、中溫(300~500℃)和高溫(>500℃)之分。
在將熱管應用於實際時,必須了解在怎樣的條件下,熱管能順利地啟動,以及其實用工作溫度的範圍。
2.3製造工藝要求和檢驗
(1)製造工序多且要求嚴格。熱管外殼必須具有良好的氣密性和承壓能力,一般用無縫鋼管製作;為保證氣密性和機械強度,往往需要采用重焊法。製造工藝是熱管質量的關鍵。
(2)要保證工質與殼體材料的相容性。工質在殼體內循環相變傳熱,因而要求在熱管的實用溫度範圍內,工質與殼體材料必須有良好的化學相容性。即在工作過程中,不會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也會產生不可凝氣體。如果選擇不當,則可能產生固態物質的沉積或不可凝氣體的阻塞,使熱管工作性能惡化,甚至失效。常見的工質--材料搭配見表1。
表1常溫工質與殼體材料相容搭配舉例
工質
實用工作溫度範圍/℃
相容殼體材料
氨
R-11
丙酮
甲醇
水
-60~100
-40~120
20~120
10~130
50~300
鋁及其合金,低碳鋼,不鏽鋼
鋁及其合金,銅,不鏽鋼
鋁及其合金,不鏽鋼
銅,不鏽鋼
銅
(3)嚴格的性能檢驗。工業熱管產品,必須進行嚴格的性能檢驗,包括工作性能試驗、相容性壽命試驗、極限傳熱能力試驗,以及安全性、耐久性、環境適應性和出廠檢驗等。
3熱管散熱器的開發
為了提高我國鋼製散熱器的承壓能力,節約熱媒用量和解決容易出現的氧化化腐蝕問題,近年來,一些以熱管散熱器開發的一個新熱點,諸如"熱超導節能散熱器"、"熱超導散熱器"和"熱管節能散熱器"等。
3.1基本型式
熱管散熱器利用目前的鋼製柱型或板型散熱器為殼體,在散熱器底部穿入熱媒管,殼體內注入工質,並建立真空環境。這是一種常溫用重力式熱管。
工作過程是:在散熱器底部,供熱係統通過熱媒管將殼體內的工質加熱,在工作溫度內,工質沸騰,蒸氣上升至散熱器上部凝結放熱,凝結液順散熱器殼體內壁回流至加熱段。
3.2熱管散熱器開發需要探討的幾個問題
熱管是一種有效的傳熱元件,應用前景廣闊,但不是萬能。一般當導熱是主要矛盾時,采用熱管技術可能是合理而有效的。即使如此,也還要顧及開發條件和技術經濟性,應該將熱管與其它傳熱看片网站入口進行科學而A的對比論證。目前利用我國的鋼製柱子型(或板型)散熱器為外殼,製作熱管散熱器,用於集中供暖係統,就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可行性如何,還需要研究。
(1)外殼真空的建立和保持,是熱管生產中最難實現的一個關鍵工藝環節。在我國散熱器廠目前的生產工藝條件下,沒有大的工藝成本投入和技術改造,要想利用簡單縫焊工藝製作的散熱器殼體,達到保持高真空的技術要求,是困難的;由於工藝和原材料的原因,散熱器初始真空度不夠,啟動溫度上移的情況最為常見。這種狀態下,在過渡季節供暖或熱媒溫度較低時,熱管散熱器就不能啟動,因而不能供暖。
(2)工質與散熱器殼體化學相容性不能保證。目前見到的一些熱管散熱器,多為無表麵處理的鋼製外殼,因而在與工質的相容性上存在問題較多。有的產品使用一段時間後,工質渾濁變色,不凝氣體產生,工作性能惡化失效。
(3)熱工性能並不優越。從傳熱分析可知,常規鋼製散熱器傳熱主要取決於散熱器外表麵熱阻的大小,而熱管散熱器的傳熱能力,主要取決於熱媒管內的傳熱熱阻。這就是說,采用熱管後,總傳熱熱阻比以前增加,將使以散熱器外表麵計算的總傳熱係數下降。目前有研究表明,增強管內熱媒向管壁的傳熱,可以使散熱器總傳熱係數提高30%以上。但即使如此,強化後的熱管散熱器,在相同的熱媒條件下,其散熱量也低於同型的常規散熱器,這已為實驗所證明。
(4)與現有鋼製散熱器相比,製造成本提高。熱管製造工藝要求嚴格,工藝成本大大高於原料成本,所以,嚴格按照工藝要求製造的熱管散熱器,其成本要高於一般散熱器。可以預見,隨著供暖管理的改善和製造工藝水平的提高,我國鋼製散熱器腐蝕問題的逐步解決,熱管散熱器成本高的弊病將更為突出。
3.3熱管散熱器工程應用實例
某工程在40棟(約8萬m2)的住宅建築中,使用鋼製柱型熱管散熱器5萬餘片,價值100萬元。1994年11月首期供暖後,用戶普遍反映不熱,經現場檢查,並采取改造供熱管網、提高供熱溫度和更換散熱器等一係列措施,情況仍無改善。據有關部門統計,1994年供暖開始時,散熱器失效率為13.8%,供暖結束時達到38%,至1995年供暖結束,失效率已達85%。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一些用戶自行拆除熱管散熱器,改用普通散熱器,室內溫度立即上升,供暖得以改善。這一情況,已經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
4結論
4.1熱管是一種新型高效傳熱元件,適用於高效傳熱、恒溫控製、變熱流和工業餘熱利用等方麵,具有廣泛應用價值。
4.2我國目前開發製作的熱管散熱器,是利用現有鋼製散熱器為外殼,其成型、焊接工藝簡陋落後,難以保持真空。因
此,熱管散熱器熱工性能指標不高,製造成本增加,使用可靠性差,不宜取代集中供暖係統的常規供暖散熱器。
4.3一種新技術成果的應用開發,需要考慮新技術的技術特征、使用條件和現有的工藝水平,而且應進行嚴格全麵的科學實驗和分析,力戒僅僅通過一些實驗現象,得出片麵的結論,以減少開發研究和技術決策中的盲目性,保證應用開發的健康進行。
5參考文獻
1MN伊凡諾夫斯基,VP索羅金,IV雅戈德金.熱管的物理原理.北京:中國石油化工出版社,1991.
2靳明聰,陳遠國.熱管及熱管換熱器.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86.
3屠傳經,洪榮華,王鵬舉.重力熱管換熱器及其在餘熱利用中的應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89.
4雷亨順.暖通空調中的熱管--應用與製作.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1.
本文標簽: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