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度過大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濕度過大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在任何氣溫條件下高濕度空氣對人體都是不利的。研究表明,溫度過大時,人體中一種叫鬆果腺體分泌出的鬆果激素量也較大,使得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就相對降低,細胞就會“偷懶”,人就會無精打采,萎靡不振。長時間在幹濕度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還容易患濕痹症;幹濕度過小時,蒸發加快,幹燥的空氣容易奪走人體的水分,使皮膚幹燥、鼻腔粘膜受到刺激,因此在秋冬季幹冷空氣侵入時,極易誘發呼吸係統病症。另外,空氣幹濕度過大或過小時,都有助於一些細菌和病毒的繁殖和傳播。
濕度過大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據專家介紹,當空氣幹濕度高於65%或低於38%時,病菌繁殖滋生A快,當相對幹濕度在45%-55%時,病菌死亡較快。相對幹濕度通常與氣溫、氣壓共同作用於人體。現代醫療氣象研究表明,對人體比較適宜的相對幹濕度為:夏季室溫25攝氏度時,相對幹濕度控製在40%-50%比較舒適;冬季室溫18攝氏度時,相對幹濕度控製在60%-70%。夏季三伏時節,由於高溫、低壓、高幹濕度的作用,人體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冬季幹濕度有時太小,空氣過於幹燥,易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感染,患上感冒。
濕度過大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據專家介紹,在氣溫日際變化大於3攝氏度、氣壓日際變化大於10百帕,相對幹濕度日際變化大於10%時,關節炎的發病率會顯著增加。人體致死的高溫指標與空氣幹濕度也有非常大關係。當氣溫和幹濕度高達某一極限時,人體的熱量散發不出去,體溫就要升高,以致超過人體的耐熱極限,人即會死亡。因此,我國規定災害性天氣標準為,長江以南最高氣溫高於38攝氏度,或者最高氣溫達35攝氏度,與此同時相對幹濕度高於61%;長江以北地區最高氣溫達35攝氏度,或者最高氣溫達30攝氏度,與此同時相對幹濕度高於64%。夏季,幹濕度增大,水汽趨於飽和時,會抑製人體散熱功能的發揮,使人感到十分悶熱和煩躁。冬天,幹濕度增大時,則會使熱傳導加快約20倍,使人覺得更加陰冷、抑鬱。關節炎患者由於患病部位關節滑膜及周圍組織損傷,抵抗外部刺激的能力減弱,無法適應激烈的降溫,使病情加重或酸痛加劇。如果幹濕度過小時,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喪失,人感覺口幹舌燥,甚至出現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和鼻出血,並誘發感冒。當相對幹濕度達90%以上,26攝氏度會讓人感覺31攝氏度似的。濕度過大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幹燥的空氣能以與人體汗腺製造汗液的相等速度將汗液吸收,使在线看片网址感覺涼快。可是幹濕度大的空氣卻由於早已充滿,因而無力再吸收水分,於是汗液隻得積聚在在线看片网址的皮膚上,使在线看片网址的體溫不斷上升,與此同時心力不勝負荷。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