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保護罩的製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屬於實驗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恒溫恒濕試驗箱,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保護罩。
背景技術:
恒溫恒濕試驗箱與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屬同一係列,是航空、汽車、家電、科研等領域必備的測試設備,用於測試和確定電工、電子及其他產品及材料進行高溫、低溫、交變濕熱度或恒定試驗的溫度環境變化後的參數及性能。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因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為觸屏控製且控製麵板直接嵌入在恒溫恒濕試驗箱的金屬外表麵,易受自然環境因素影響,亦存在一定程度上人為誤操作的事故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保護罩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因受外界灰塵、水和外力的侵害從而縮短其使用壽命同時存在人為誤操作隱患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實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術看片网站入口是:
一種用於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保護罩,包括:保護罩殼,包括前工作麵和後工作麵,所述前工作麵和所述後工作麵通過光滑過渡形成一體式結構;密封橡膠條,設置於所述保護罩殼的所述後工作麵上;永磁體門鎖,包括永磁體和托盤;透明塑料板,通過螺栓固定於所述保護罩殼的所述後工作麵上;鉸鏈,通過金屬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保護罩殼側邊,用於固定和開合所述保護罩殼。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保護罩殼為中空結構,所述中空結構在幾何形式上為長方形,所述長方形的形狀大小與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形狀大小相匹配,所述長方形的四個頂角為內倒角。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密封橡膠條通過其一側的塗膠層與所述保護罩殼的所述後工作麵粘結,所述密封橡膠條的另一側在所述永磁體門鎖工作後與所述恒溫恒濕試驗箱控製麵板的金屬外表麵貼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永磁體通過其一側的塗膠層與所述托盤粘結,所述永磁體的另一側在所述控製麵板保護罩的工作過程中,與恒溫恒濕試驗箱控製麵板的金屬外表麵進行貼合與分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永磁體為圓柱體結構,所述永磁體的圓截麵直徑小於所述托盤的邊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密封橡膠條圍繞在所述透明塑料板外圍,所述密封橡膠條與所述透明塑料板有間隙。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透明塑料板的外觀形狀為長方形,所述長方形的麵積大於所述中空結構的麵積,用於固定所述保護罩殼與所述透明塑料板的所述螺栓布置於所述透明塑料板的四個頂角。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永磁體與所述密封橡膠條的厚度相同。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保護罩殼通過所述鉸鏈固定及開合,所述密封橡膠條固定於所述保護罩殼的所述後工作麵上,在所述永磁體門鎖工作時,所述密封橡膠條與恒溫恒濕試驗箱控製麵板的金屬外表麵貼合,在恒溫恒濕試驗箱控製麵板的使用過程中,能夠保護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不受自然環境因素影響,同時降低人為誤操作的事故隱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看片网站入口,下麵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麵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控製麵板保護罩機構的後視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控製麵板保護罩機構的正視圖。
附圖標記:1、保護罩殼;1-1、前工作麵;1-2、後工作麵;1-3、中空結構;2、透明塑料板;3、永磁體;4、托盤;5、螺栓;6、鉸鏈;7、密封橡膠條;8、永磁體門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看片网站入口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一:一種用於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保護罩,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所述保護罩殼1,所述透明塑料板2,所述螺栓5,所述鉸鏈6,所述密封橡膠條7,所述永磁體門鎖8,所述保護罩殼1為中空結構,所述中空結構1-3的外觀形狀為長方形,所述長方形的形狀大小與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大小相匹配,所述長方形四個頂角為內倒角,所述保護罩殼1包括前工作麵1-1和後工作麵1-2,所述前工作麵1-1和所述後工作麵1-2通過光滑過渡形成一體式結構,所述保護罩殼1通過所述密封橡膠條7一側的塗膠層與所述保護罩殼1的所述後工作麵1-2粘結,所述密封橡膠條7圍繞在所述透明塑料板2的外圍,所述密封橡膠條7與所述透明塑料板2之間設有間隙,所述密封橡膠條7的另一側在所述永磁體門鎖8工作後與恒溫恒濕試驗箱控製麵板的金屬外表麵貼合,所述透明塑料板2的外觀形狀為長方形,所述長方形麵積大於所述中空結構1-3麵積,用於固定所述保護罩殼1與所述透明塑料板2的所述螺栓5布置於所述透明塑料板2的四個頂角,同時所述螺栓5固定於所述保護罩殼1的所述後工作麵1-2上,所述鉸鏈6通過金屬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保護罩殼1的側邊,用於固定及開合所述保護罩殼1,所述永磁體門鎖8用於控製所述保護罩殼1開合。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前工作麵1-1和所述後工作麵1-2均呈平麵設置,所述密封橡膠條7一側的塗膠層與所述後工作麵1-2粘結形成一體式結構,並通過所述後工作麵1-2增大了所述密封橡膠條7與所述保護罩殼1的接觸麵積,從而提升了密封橡膠條7的收縮強度,所述中空結構1-3的外觀形狀為長方形,所述長方形的形狀大小與所述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大小相匹配,從而方便所述恒溫恒濕試驗箱的使用者直觀,清楚的觀察控製麵板參數。所述保護罩殼1通過所述鉸鏈6固定於恒溫恒濕試驗箱控製麵板的金屬外表麵上,所述保護罩殼1通過所述密封橡膠條7一側的塗膠層與所述保護罩殼1的所述後工作麵1-2粘結,所述永磁體門鎖8在工作時,通過所述鉸鏈6控製所述保護罩殼1開合,當所述保護罩殼1與恒溫恒濕試驗箱控製麵板的金屬外表麵貼合時,所述密封橡膠條7與所述恒溫恒濕試驗箱控製麵板的金屬外表麵過盈貼合,從而達到現有技術中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因受外界灰塵、水、外力侵害從而縮短其使用壽命同時存在人為誤操作隱患的問題。
實施例二:一種用於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保護罩,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所述鉸鏈6,所述鉸鏈6通過金屬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保護罩殼1的側邊,所述永磁體門鎖8由所述永磁體3和所述托盤4組成,所述永磁體3為圓柱體結構,所述永磁體3的圓截麵直徑小於所述托盤4的邊長,所述永磁體3與所述密封橡膠條7的厚度相同,從而達到對所述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製麵板的密封作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鉸鏈6的水平高度低於所述密封橡膠條7的水平高度,以此保證所述密封橡膠條7與所述恒溫恒濕試驗箱控製麵板的金屬外表麵的過盈貼合,從而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製。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還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無線連接,也可以是有線連接。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上麵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隻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裏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範圍之中。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