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濕冷
隨著亞洲大氣環流的巨大調整,海洋水汽已經從西南、東南兩個方向大舉進入我國,各地濕度迅速增加,零星雨雪已經在雲貴高原展開,將是名副其實的濕冷周。
何為濕冷
不少人覺得南方冬天比北方冬天更冷,有網友戲稱“北方的幹冷是物理攻擊,多穿衣服就可輕鬆防禦;南方的濕冷是魔法攻擊,穿再多衣服都沒用,得有抗性!”
濕冷是指潮濕寒冷的天氣使人的體感溫度大幅低於所處環境的空氣溫度的一種氣候特點,冬季時,空氣相對濕度越大,人體越易散失熱量,人會感覺越冷。
為何濕冷比幹冷更冷
一般物理課上老師會提這樣一個問題:一塊表麵3℃的鐵和一塊表麵3℃的木頭,哪個摸上去更冷?答案是鐵。
因為鐵的熱導率較大,會把人的體溫立即傳導給鐵,因而人會感覺鐵塊摸上去更冷。同樣的道理,因為水的熱導率相對較大,所以潮濕的空氣更利於熱量傳導,因此人會感覺濕冷比幹冷要冷得多。
濕冷的危害
風濕性關節炎這類免疫係統疾病,在中國南方是常見病、多發病,這與南方冬季濕冷有關。濕冷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往往容易爆發流行性感冒。
南方冬季濕冷的天氣易出現凍雨,而南方使用的基礎設施基本都不適合在凍雨下使用。凍雨出現後,容易導致雨凇和結冰發生,從而對有線通訊和電力輸送(壓斷電線和電話線)、交通運輸、果樹及農作物等工農業生產造成危害。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